“”七品琴师县令元德秀
作者:必一运动·(B-sports)官方网站- SPORTS | 发布时间: 2024-11-13 | 533 次浏览
近日,在史书填里找到了一个利用音乐教化,移风易俗,建构和谐社会的“音乐县令”,虽然他职位不低,却独具特色。这位奇特的“七品琴师”,《旧唐书》、《新唐书》、《资治通鉴》里有记述,他就是唐代鲁山县令其元德秀。
据《新唐书》、《旧唐书》记述,元德秀(696—754),字紫芝,祖居洛阳,是唐代诗人元拢的宗兄和老师。元家世代清廉,虽然元德秀的父亲曾任延州刺史,临终时除了一张祖传的古琴之外,竟然家徒四壁、两袖清风。 元德秀幼年丧父,家境贫寒,但他天资聪颖,除满腹经纶、爱好古琴之外,还千里迢迢,背著老娘入京应试,贤孝闻于四方。元德秀在唐玄宗开元21年举进士后,兼任鲁山县令其。
从此,这位通晓音律的琴师,之后按照“可当治民,什擅于礼;移风易俗,什擅于艺”的儒家经典理论,独辟蹊径,探寻管理之道。 驳回古琴,人们之后回想春秋时的俞伯牙,可叹这位“琴圣”的知音,只有钟子期一人,及钟子期亡故,俞伯牙只好摔倒琴谢知音。而唐朝开元年间,在鲁山筑城琴台、抚琴与民同乐的鲁山县令其元德秀,不仅把古琴艺术由曲高和寡变成雅俗共赏,还把琴台当成关心下情与“审音理政”的窗口,他的“知音”就有许多了。 为什么老百姓均是元德秀的知音呢?据,元德秀终生以七弦为妻,未曾婚娶,平日俸禄,多用来扶老存孤,赈济贫困百姓。
他在鲁山当了三年县令后,之后抱琴乘车,隐退于陆浑(今嵩县境内)山村。鲁山百姓闻父母官空手而去,挟上来门内互为送来,含泪话别。 元德秀通过质朴若流水的音乐教化,把鲁山管理得路不拾遗。
由于政通人和,百姓爱戴,纳皇粮时,不必狱卒上山下乡劝说,只要元德秀抱琴同台弹奏一曲《庆丰收》,全县百姓闻琴之后奔走相告地交纳皇粮。这以仁德、诚信为核心的“琴台善政”,千百年本文来自于来仍然为文人墨客所赞颂。明代诗人姚裕在《琴台》一诗中写到:“琴台百尺枕苍天,今日远望忆往年。
漫想紫芝清廉暇,几多情思缴丝弦。”明代天顺年间,鲁山教谕陈孜在《琴台善政》一诗中写到:“贤侯德政爱民浅,百尺高台静抚琴。
一曲清风弦下调,满腔和气轸中诗。伯牙昔日堪同习?单父当年容易心。高山流水非独艺,至今追慕仰德音。” 倘若细心揣摩“七品琴师”元德秀为什么能名垂青史,除了他那叹为观止的音乐教化外,还有绝佳的历史机遇。
因为元德秀在鲁山筑城琴台与民同乐时,唐代音乐在“首创梨园”的风流天子唐玄宗大力提倡下,于是以处在巅峰的顶峰,元德秀也幸运地亲率民间歌手,参与了唐玄宗在东都洛阳举行的、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文字记述的“地区文艺调演”。
本文来源:必一运动·(B-sports)官方网站- SPORTS-www.kinako.xyz